扶壮“青稞”要厚培土壤
作者:徐明辉
2017-07-26 11:01:26

为青年科技人才找到最佳坐标位置,制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规章制度,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让青年科技人才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青稞”是一种农作物的名称,不少青年科技工作者自称为“青稞”,不仅取其谐音的意味,也借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喻。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本报“青年英才耀龙江”栏目连续报道了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一些“青稞”们在各自岗位平常的工作和不平凡业绩。我们在由衷地感佩他们身上的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同时,还希望他们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土壤专家刘俊杰调研收集实验样本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两年来他自己开车调研的车程就达到了6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一周多;心内科教授田进伟,担负医疗和科研两项高强度工作,出了病房就进实验室,为课题反复求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张阿漫在实验室一住就是半个多月,因而得了个“张半月”的雅号;林木遗传专家李伟放弃美国优渥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回国发展……这些“80后”“85后”的“青稞”是黑龙江数以万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理性经济人”大有市场的时代,他们却选择了科研这个苦差事,坐得住板凳、耐得了寂寞、吃得下辛苦,沿着陡峭的科学山路向上奋力攀登,跳脱庸常、实现自我。

歌德说,“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不可或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除了自己的导师外可能和科学家群体还没有多少接触,因此,如何把科技创新的黄金期,科研起步的关键期利用好,需要各方面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广阔舞台。

正在热播的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提到科技部部长万钢回忆的一个细节,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会”现场,凡是和科技人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掌声,都是从后面往前边来的,从楼上往楼下传的——后面坐的正是年轻的科技人员。这掌声表达了“青稞”对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热望。

没有今天的“青稞”,哪来明天的科技领军人?对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亟待扶持他们成长为国家急需的人才。当下,不论是国家层面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还是我省层面的“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职称破格晋升实施办法等等,都在激发“青年因子”的活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找到最佳坐标位置,制定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规章制度。各个层面都在通过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让青年科技人才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我省全面振兴发展,需要大批富有朝气、思维敏锐、接受新生事物快、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壮“青稞”要厚培土壤,给足阳光、雨露。期待未来有更多更好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更多更好的青年科技人才大显身手,让科技之光照亮振兴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