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于脚下的沃土
作者:肖笛 杨宁舒
2017-11-24 12:06:42

什么样的作品最能打动人心?一定是那些有根、有生命的作品,作品有“带着泥土、沾着露珠”的鲜活。十九大报告中说,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的确如此,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创作的沃野。取材于红色经典故事的电视剧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打动我们,因为那些故事里闪动着人性的光芒和不屈的精神力量,这光芒、这力量会让那些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叩击我们的心灵。本报记者王丰的照片为什么会触动观展人的内心,因为那一帧帧图片中蕴藏着他对家乡、对摄影事业最深沉的情感,这情感给了他发现美的眼睛,他穿街过巷、深入田野乡间,将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景物通过他独特的拍摄视角变成了有艺术性、有故事、有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会过时,因为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已为它们注入了生命的能量。

——编者

demo.jpg

《决战江桥》海报。

demo.jpg

《林海雪原》.剧照。

“龙江出品”革命英雄题材电视剧火爆荧屏

红色经典穿越时空依旧魅力无限 

近日,在美国亚洲影视节金橡树奖颁奖典礼上,电视剧《林海雪原》一举斩获“优秀电视剧”、“金牌制片人”、“金牌导演”三大奖项。这部红色经典剿匪大剧在各大卫视开播后,以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设计,以及演员精彩的表演,引发了观剧热潮,更赢得了业界专家的诸多盛赞。

日前,“龙江出品”的革命英雄题材电视剧《决战江桥》、《林海雪原》火爆荧屏,收获了全年龄段收视群的广泛关注。此外,另一部“龙江出品”的电视剧《八女投江》也即将与观众见面。在充满“大制作”、“流量明星”的影视圈,“红色题材”影视剧如何突破重围,占领市场、赢得观众?记者采访了三部电视剧的导演、制片人和编剧。 

讴歌革命英雄讲述龙江故事

电视剧《决战江桥》、《林海雪原》向全国观众展现了黑龙江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情怀,在黑龙江卫视以及全国其他地方卫视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高涨,许多观众被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让人们看到了精品力作的潜在力量。

《决战江桥》以“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响抗日第一枪为背景,讲述了在马占山带领下,全省军民同日军和以张海鹏为首的伪军斗智斗勇的故事,歌颂了以马占山为首的民族英雄为国、为家、为民舍生忘死的民族情怀。据《决战江桥》总制片人陈奕名介绍,《决战江桥》是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中国广播影视音像出版中心联合出品,黑龙江本土作家崔富强担任编剧,青年导演李印执导,李幼斌、施京明、刘金山、刘威等众多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剧情厚重有情怀,演员阵容有号召力,是一部有温度有品质讲述黑龙江故事的影视作品。

陈奕名表示,《决战江桥》并非大制作,演员阵容除老戏骨李幼斌外,也无一线明星加盟。该剧自开播以来,凭借扎实的剧本、精良的制作以及老戏骨的走心演绎牢牢抓住了战争题材爱好者,同时还在年轻观众中迅速走红。该剧播出后,以黑马之势突破“大制作、小鲜肉”的重围,在各大收视榜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被网友评价为“近年来最走心的抗战剧”之一,甚至还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还没看够,好剧值得二轮接着播!

同样,《林海雪原》不仅在黑龙江卫视首播后备受关注,日前在广西、广东两大卫视的黄金档进行二轮热播时也收获了大量粉丝的点赞。该剧获得观众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称赞“这是一部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好作品”。

作为红色经典作品,《林海雪原》曾以多种形式被搬上大荧幕,此次的新版《林海雪原》以电影的拍摄手法,结合国内最先进的4K拍摄技术和制作技术,为观众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林海雪原的场景,真实还原解放军在东北的剿匪经历,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经典故事,用新时代的手法重新演绎。

《林海雪原》的导演金姝慧感慨地说,重拍经典作品的压力很大,在创作中最怕碰见这几种题材:一是有真人原型;二是名著改编;三是被多种艺术载体呈现过。《林海雪原》这几条都占了。还有一点,就是当年经历过那段往事的一些人还健在。面对这么大的压力,金姝慧还是接下了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决定接这部戏的原因是文化传承的责任,我认为这段历史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不能在我们这一辈断了。”带着这种责任感,金姝慧再次读了原版小说,又看了很多之前的影视作品,她发现似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智取威虎山”等几个经典段落,而观众对整个故事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却还一知半解。于是她亲自操刀,联合几名编剧,将《林海雪原》这部原本40万字的小说,改编成65万字的剧本,将“智取威虎山”前前后后的所有故事进行了还原和再现。

尊重历史传承红色经典

三部“龙江出品”的电视剧《决战江桥》、《林海雪原》和《八女投江》,故事的发生地都在黑龙江。在创作过程中,三部剧的导演、编剧都提到,要尊重历史,从细节到语言到人物都要求真,尽可能将真实的历史还原呈现到观众面前。

《决战江桥》取材于中国抗战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之一——“江桥战役”。据陈奕名介绍,《决战江桥》还原了江桥之战的战役细节,在剧本创作初期剧组多次往返齐齐哈尔、黑河、嫩江桥等抗战实地,走访历史学者,参观江桥纪念馆,充分了解江桥决战的每一个细节。

“江桥战役的意义在于十四年抗战第一枪从这里打响,胜利从这里开始。”陈奕名说,因为真实,所以才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们整个制作团队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力求刻画出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观众在观看时才会有笑有泪。陈奕名还特别提到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有观众对马占山带领士兵打下飞机的情节提出了质疑,其实研究一下史料便不难发现,历史上马占山所带领的抗日团队确实用枪打下来两架日本飞机,当时马占山命令士兵在一个山坡上排列成网格状,由于角度特殊,才将日军的两架飞机击落,其中被击落的一架现在还放在江桥战役的纪念馆里。

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八女投江》是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北京强润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据编剧周佳北介绍,该剧立足于真实历史故事,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大批青年加入抗联队伍,与敌人展开惨烈的生死斗争,在一场战斗中,以冷云为首的八名女战士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民族大义宁死不屈集体投江殉国,奉献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年仅13岁。周佳北提到,剧本创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创作团队来到了“八女投江”故事的发生地桦川县,我们一路跟随英雄的足迹,从桦川县走到英雄的牺牲地林口县,这一路我们采访了很多抗联老战士,包括周保中将军的警卫员,抗联专家等等,获取了很多一手资料,使剧本的创作有了扎实的基础。“在桦川县纪念馆看到冷云的半身雕像时,我激动得流泪了,对着雕像深深地鞠了躬。”周佳北说,目前电视剧《八女投江》已经完成了重新制作,希望能早日与黑龙江的观众见面。

《林海雪原》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东北林海雪原。金姝慧说,为了追求逼真效果,剧组专门到牡丹江雪乡、柴河林场、宁安等地进行实地取景拍摄。新版《林海雪原》不仅能带给中老年观众回忆,也能让年轻观众产生带入感,感恩那段历史。影视作品表现力直接、传播力广,通过这种形式将这段峥嵘岁月传承下来,可以感染更多人。

红色题材影视剧如何在新时代讲好故事?省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张珊珊认为,影视剧由于独特的叙事审美,其观念隐含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艺术形象、声音、画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黑龙江这些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网络传媒日新月异的新时期,更应发挥影视剧独特的高效率传播功能,将那些黑龙江往事通过影视剧得到正面的阐发和传承。不必哗众取宠,不必生拉硬拽,不必谄媚观众,不必以低级趣味为卖点,只要塑造出真实可感的英雄人物、忠实地呈现那个黑暗时代的盗火者的牺牲精神,就足以征服观众获得人心。

用真诚的态度与观众对话

“《决战江桥》首播时,单日的收视率排名最高冲到了第五名,这对于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来说很不容易。”陈奕名欣慰地说,这部剧让他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卫视的播出都结束了,网上的点击率依然很高,收获了大量的“自来粉”。这说明观众对于这部剧的创作是认可的。

对于这部剧取得成功的原因,陈奕名坦言,扎扎实实将故事讲好,尊重历史、拒绝过度娱乐化、用心把控每个细节,这才是电视剧创作的根本原则。他认为,做电视剧依然是品质最重要,好作品一定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流量演员和小鲜肉不是制胜法宝,找到对的演员演对的人物,做有品质的作品才是重要的。”

对于红色经典的传承,金姝慧希望新版的《林海雪原》能和年轻人有更多“沟通”。金姝慧提到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在牡丹江拍摄时难度较大,由于室外温度较低,机器冻得都失灵了。有的演员准备得时间长一些,拍戏前需要喝口热水才能张得开嘴。一些年轻演员逐渐体会到当年士兵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奋斗的不易,被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在片场没有一人喊过冷。金姝慧希望尽可能还原那些英雄人物,“细读过原著,了解过小说创作时的真实原型,就会知道我们是真诚的、充满敬意地做这部戏。”

如何更好地翻拍红色经典题材的影视剧?张珊珊认为,翻拍红色影视剧需要以真实作为叙事策略,承担起文化责任的表达与文化价值的坚守。一味哗众取宠、博眼球只能制造出庸俗媚俗低俗的影视剧。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就此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等多项通知,规定“红色经典”的改编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可见,准确诠释“红色经典”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是观众的需要也是影视剧文化责任表达的关键。打造影视剧精品,要以诗意的表达去构建故事。诗意的表达是赋予影视剧人物理想主义情怀的必经之路,英雄配得起史诗般的传唱。

走在光影艺术的前沿

    20日上午,伴随着《磨铁·Discovery王丰摄影展》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开幕,由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王丰摄影作品研讨会同期举行,来自文学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和摄影界同行等近二十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王丰是一位让人心生敬意的摄影家,是摄影艺术的探索者和时代发展的记录者,也是“中国化摄影”的倡导者。在他海量作品的背后,潜藏着他的摄影理念,以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层思考。多年来对艺术孜孜以求、全力以赴的探索,让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形成了独特风范。

碎片化景观梳理“城市表情”

王丰曾先后担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摄影部副主任、《农村报》摄影部主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摄影大奖赛及国际摄影大展并获奖,是国内知名的摄影家。近年来他虽然重病在身,但始终没有停止艺术创作。

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展览开幕式及研讨会的著名摄影家、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福春说:“王丰以旁观者的目光与心态,将都市街头碎片化的景观用镜头呈现出来,梳理成符号般的城市表情,构成了一座城市社会进程与人的生存状况的视觉文本。通过王丰的镜头,平日里被漠视的事物,让人获得了令人屏息的发现,我们的城市发展得何其迅速,令人惊讶的是在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本属于城市的胎记与发展年轮不复存在。希望这次摄影展能够启迪观者,停下来思考一下,在你眼前汇聚起来的不再是喧嚣杂乱的世界,而变得意味深长。灿烂之极归于平淡,这就是一个摄影家对于现实生活的特别解读。”

著名作家尚志发说,王丰身上最动人的品质是他对生活和艺术创作始终如一的激情,他把激情全部倾注在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挖掘和呈现上,倾注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身上,倾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上。这样发自内心的作品艺术性极高,呈现出的抽象思维和哲学意味,耐人寻味。

demo.jpg

《磨铁·Discover y王丰摄影展》上,王丰(右)与曾经抓拍过的女孩。 

本报记者蒋国红摄

创新求变针孔摄影探索者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黑龙江日报全媒体摄影中心主任陈宝林说,王丰身上凝聚了可贵的敬业精神和很高的专业素养,这正是我们当下倡导的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就是我省新闻战线最勤奋敬业的摄影记者,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在都市的大街小巷,在乡村田间,在每一个重大活动的现场,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起早贪黑、爬冰卧雪,艰苦的付出带来了高产作品。多年来,王丰在艺术实践中始终秉承的创新精神令人敬佩。他不断探索先进的影像表达方式,在镜头的运用、光线的掌握、构图等方面展现出很高水准。他率先实践应用360度针孔摄影技术,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是始终走在光影艺术王国前沿的探索者。

原哈尔滨日报摄影部副主任冯羽、原黑龙江画报社总编辑张永德;省艺术研究院艺术理论评论部主任李大武、生活报融媒体新闻中心主任林青等,围绕王丰取得的摄影成就,纷纷做了精彩发言。冯羽认为,王丰是一位复合型人才,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对家乡文化的深厚了解,大大加强了其作品的“可视性”;李大武说,王丰的作品“以小见大”、“以俗见精”,具有很深的人文精神;在林青看来,王丰将大量的人们熟悉的画面,集中组合起来,用“重复的力量”展示,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张永德说,王丰虽然重病在身,但始终没有停止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他抱病抢救性地拍摄的老道外近千幅照片,二十年后将是城市历史的最好证明。

有情怀有温度作品历久弥新

哈尔滨市作协主席唐飙说,本次王丰摄影个展展出的照片,都是有情怀有温度的纪实类作品。多年来,王丰始终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普通百姓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上,他捕捉一个个瞬间,关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市井百态,以此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些珍贵的照片可以说做到了四个认同,即:行家认同、受众认同、政府认同和自我认同。无论是街头的清洁工人,还是为生计奔波的普通农民,在他的作品里都闪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这些大量的纪实性照片,不但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体现出一名摄影家的情怀和责任担当。

哈尔滨旅游形象大使贾继海说,王丰的心里装着整个哈尔滨,他是一个真正以情怀为重的艺术家。

著名书法家韩荣吉说,王丰是为数不多的作品能够自成一体,形成自身的风格的摄影家,他的作品是用生命拍摄出来的,因此,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摄影家的真情,还有喷薄而出的生命能量。透过这些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的作品,我们看到的却是摄影家始终秉持的一颗初心!

王丰动情地说:“我常想,这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摄影一样,定格现实的世界,凝聚流失的时光,留下摄影人的追求和判断,如同那些经典之作,百年之后仍然从容面对后人,传导历史的思绪、真理的力量、灵魂的光芒、生命的芳香。这就是摄影带给我的价值与力量。” 

老建筑——王丰摄影作品

demo.jpg

demo.jpg

demo.jpg

demo.jpg

《磨铁·Discover y王丰摄影展》上,王丰(右)与曾经抓拍过的女孩。 

本报记者蒋国红摄

(编辑 陆少平  责任编辑 赵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