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隆冬民居。
常常听人说:“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这些典故,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棉窗帘子挂窗外却很少有人提起。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直至棚改之前,小兴安岭林区职工群众住的是平房。平房多是草房、板夹泥房。房子三十多平方米大小,一户一铺炕,勉强铺三床褥子。屋地也就是两平方米左右。这种房子四面透风。在寒冷漫长的冬季,屋地上垒个火炉子,从炉子后竖起一根炉筒子,几节炉筒子接在一起组成一横一竖,从窗户最上端的上亮子伸出去,或是插在烟囱里。炉火正红时,屋子里很热,炉火不旺了,屋子就凉了。睡觉时脚冻得猫咬似地。人们习惯蒙头睡觉。林区老一辈子人都说:“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冬天,如果不把窗户、门的缝隙堵好、溜严,烧多少木柈子多少煤都不顶用。林区人聪明,冬季,为了防寒,想出了很多高招。人们在窗户、门的防寒上下足了功夫。真是“各村有各村的打法,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儿。”棉窗帘就是当年的防寒物件之一。许多人家都有棉窗帘。当年,人们把棉窗帘后面加个子字:棉窗帘子!可能是为了引起重视吧。
那时的平房窗户小,两扇,对开;六块三四十厘米大小的玻璃,上边横一道更小的三块玻璃组成的窗子,俗称上亮子,不能打开。这些窗缝,人们先是用窗户纸裁成条,用白面打成糨糊,在上冻之前糊上,溜上。可是,无论怎么糊,怎么溜,终究还有漏风的地方。于是,棉窗帘应运而生。棉窗帘都是用旧褥单、旧被里合起来做成的,中间的填充物是旧棉絮,也有用黑呼呼的防寒毡的。棉窗帘要比窗口大一些,以便完全挡上窗口。窗帘帘头要折回十几厘米宽,缝上,成为一条管状,把一根长长的木板条或者小木棍穿进去,两端露出十几厘米长;窗户上方三十厘米左右的墙两端分別钉上钉子,穿在窗帘上的木棍两端搭在钉子上。窗帘下端,两个角缝上两根绳子。傍晚,放下窗帘;早晨,卷起窗帘,用那两根绳子分别挂在两根钉子上。
东北隆冬民居。
有的人家生活条件好些,棉窗帘就做得厚实些,窗帘外面那层布就比较干净、比较完整。孩子多、生活条件差的人家就不管衣服裤子,剪成布片缝在一起;有的人家干脆直接挂上一块防寒毡。当年,我父母都上班,家里孩子少,算得上条件较好的人家。母亲心灵手巧,做什么都讲究。她说:棉窗帘子是挂在窗户外的,是门面,新旧不要紧,但是,不能用不洁的东西。家里曾经有几个蓝底浅花的包袱皮,母亲用缝纫机把几个旧包袱皮拼在一起,又用深蓝色和浅蓝色的三角形布角拼在一起,组成图案,镶在窗帘四个边,再用熨斗来来回回熨了半天,熨得一个褶子都没有才算完工。里子是用了两块深蓝色旧布拼成的。即使是填充物的旧棉花,也都是从旧棉袄上拆下来的。母亲把旧棉花晾晒之后,蒙上旧布,用一根小木条,一遍遍敲打。直到确信把灰尘都敲出去了,才开始动工。她先把里子铺在炕上,再絮棉花,棉花絮好了,再铺上面。怕棉花滚包,她像绗被似地,用大号缝针一行一行地绗上。末了,缝上帘头,穿上小棍,这才算大功告成。邻居见了,都啧啧称赞母亲做的棉窗帘子好看、干净。一时间,邻居们纷纷效仿母亲,做起了面窗帘子。
傍晚,太阳落山时,家家户户都把棉窗帘放下来,早晨,天亮之后,再把棉窗帘卷起来,挂好。卷起棉窗帘,玻璃窗上没上霜,没结冰。阳光一下子就映进屋子里,屋子里又暖和又亮。那时,我常常对着家家户户卷起棉窗帘的窗口想:卷起的棉窗帘好像挂着的一幅画……
东北隆冬民居。
春暖花开时,用不着棉窗帘了,家家户户都把棉窗帘摘下来,晾晒一番,然后,仔细卷起来,放在仓房不漏雨的地方;等到冬天继续用。一个炎热的夏天,孩子们都到大河玩水或者捞鱼,邻居家两个男孩都是淘气鬼,把家里的棉窗帘拿到大河里玩,当他妈看见棉窗帘被他们哥俩扯得左一个窟窿右一个洞时,不由得怒火冲天,拿个小柳条棍照着光屁股一顿抽,一边抽一边骂:“你们俩等着,到冬天,我非把你们俩当棉窗帘子挂窗户上不可……”至此,孩子们玩啥也不敢再玩棉窗帘子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林区人陆续住上了新砖房。但是,依然是家家户户烧炉子,烧火炕。所以,棉窗帘依然在用。现在,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小兴安岭林区绝大多数人家都住上了楼房,每个窗口都挂着五颜六色、质地各异的窗帘。如今冬季,楼房集中供暖,再也不用糊窗缝了,再也不用在窗户外挂棉窗帘了。可是,棉窗帘却长久地挂在我的记忆深处……
编辑:毕诗春 责编:晁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