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城市之魂从音乐开始
作者:李树泉 董盈 张濎龙
2017-11-09 17:20:04

哈尔滨以音乐之城闻名于世,各种艺术节、各种大型的高层次的演出成为这座城市的音乐名片。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工作,注重顶层设计,把文化民生摆上重要位置,是我省公共文化投入最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最扎实、群众文化获得感最明显、基层文化面貌改变最显著的时期。此外,我省着力推出特色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直接受益群众超过100万人次……这些都是支撑这座城市的精神力量。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哈尔滨大剧院的国际视角、专业化服务,哈尔滨音乐厅引进的各种儿童音乐演出项目,都以差别化的音乐滋养为这座音乐城市培育着更多的土壤。 ——编者 

大剧院本身只是一栋房子,精彩剧目才是它真正的灵魂

哈尔滨大剧院:经典剧目炼就精神内核

哈尔滨大剧院名气之大,不仅哈尔滨人知道,外地人也知道。大剧院负责艺术教育项目的战薪羽说,不说那些来看演出的人,光来参观建筑本身的人就不少。战薪羽介绍,大剧院的参观门票是30元。仅仅从这个情况来说,不难看出哈尔滨大剧院的“身价”之高。

然而哈尔滨大剧院的灵魂绝不是这座漂亮的建筑本身,而是它每天都在上演的精彩剧目,其中最受人注目的当然就是那些经典名剧以及新鲜出炉的引进剧目。那么这些剧目是怎么引进来的或者怎么上演的呢?它的背后又是什么在支撑呢?

中国第五个戏剧演出中心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中心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民间俗称“北上广”。中国的戏剧演出中心往往也是这三座城市。但是这种格局随着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演落户天津而被打破,并使天津成为中国第四个戏剧演出中心。2016年哈尔滨大剧院诞生之后,随着波兰以及德国戏剧的先后上演,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五个戏剧演出中心。

哈尔滨大剧院的演出数量是惊人的。在某些发达城市,1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豪华剧院的戏剧演出每年50场左右,就被认为是演出市场非常繁荣,那么拥有每年300余场豪华演出的哈尔滨大剧院又该面临怎样的评说呢?

数量本身也许并不说明问题,那么再看看演出规模和影响力吧。2016年上演的俄罗斯歌剧《战争与和平》,仅仅台上演员就达到600人之多,且不说台下还有一支全建制的交响乐团,而道具则用17个40尺集装箱装满整整两列火车。该剧演出规模之大,演出成本之高,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戏剧发达的欧美国家都不敢尝试这样“奢华”的演出,而这种几乎可以被称为“奇迹”的演出在哈尔滨大剧院竟然实现了。营造戏剧中心,哈尔滨大剧院重点考虑的从来就不是局部得失,而是全局得失,而从建设戏剧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高投入才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的做法,一味节省不该节省的成本最终导致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萎缩甚至消失。

演出质量是核心的核心。让中国戏剧迷们心花怒放的正是哈尔滨大剧院上演的引进剧目。由波兰当代著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导演的、华沙多样剧团演出的话剧《殉道者》,描述的正是当代世界面临的禁忌问题。这出戏剧并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却表现出以戏剧探讨问题的审美方式。世界著名戏剧导演陆帕的《英雄广场》反映的是二战时期的维也纳生活,而另外一出波兰前卫戏剧《藏匿》则把综合艺术纳入其中。演员们在演出前在哈尔滨各处埋置石膏碎片,和这座保护过二战犹太人的城市互动。而今年陆帕导演的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的戏剧《酗酒者莫非》则让观众惊喜地领略到中国演员和中国题材的魅力。

经典名剧是如何引进的

没有锐利专业的眼光就不会有精彩剧目的选择与引进。许多城市上演的剧目之所以影响力小或者说演出效果不佳,大多是因为剧目本身的精彩程度和演出质量不足造成的。

对于演出剧目的选择,哈尔滨大剧院极为重视。人艺出身的林兆华是中国先锋戏剧的一面旗帜,他的戏有口皆碑,是中国戏剧崇高品位的象征。将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请过来到哈尔滨是巨大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林兆华出现之后才会有欧洲大导演陆帕等人的陆续出现。

哈尔滨大剧院对剧目的选择,既苛刻认真,又保持多元化的审美,不仅演出种类多样,而且剧团更是来自全球各地。对一般的戏或者一般的商业演出来说,哈尔滨大剧院的门槛几乎望尘莫及。

哈尔滨大剧院刚刚成立半年的时候,为了剧目引进,相关负责人就到瑞士找到俄罗斯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要求上演他指挥的歌剧《战争与和平》。对于这家新成立的亚洲剧院,捷杰耶夫完全不了解,但是哈尔滨大剧院方面靠着专业和诚恳说服了捷杰耶夫。众所周知,一家新剧院可能很难具备举办世界顶级歌剧演出的可能性,最终,哈尔滨大剧院实打实的硬件设施和比较充足的准备打动了剧方。

哈尔滨大剧院对捷杰耶夫提出的要求,不仅是让《战争与和平》到哈尔滨演出,而且要求演出必须在两个月之后进行。从马林斯基剧院角度来说,他们是一家非常专业、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剧院,只有两个月筹备演出的时间,那么庞大的演员阵容和演奏员阵容应该怎么调度、怎么排练呢?这家新剧院的演出场地和演出设备专业吗?一切看起来都是问号,一切看起来都是冒险。但是哈尔滨大剧院详细而有耐心的工作使捷杰耶夫和马林斯基剧院打消了所有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剧目的组织与排练之中。

热情背后的专业化视野

哈尔滨大剧院的团队非常辛苦地工作着,无论是熬夜装台还是彩排,成员们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自己在这个团队之中获得的荣誉感。

然而仅仅拥有这样的工作热情还是不够的,正是专业化的视野使他们在选择剧目的时候,既能顾及经典名剧,也能考虑看似晦涩难懂的先锋戏剧。

在多样化的前提或者背景之中,专业化始终都是选择标准,而且也是大剧院运营的标准。负责艺术项目的战薪羽今年不仅操办了NTLIVE剧目的展播,而且还操办了诸如荷兰汉学家与当地诗人对话这样的小型文化活动。

今年,哈尔滨大剧院开始从引进型剧院向生产型剧院转型。这是专业化运营的题中应有之义。《酗酒者莫非》是哈尔滨大剧院的第一个原创剧目。哈尔滨大剧院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邀请享有国际声誉的导演和制作团队,与中国优秀艺术家合作,用“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将方法和目的讲得非常清楚,这种专业性说出来或许是容易的,但是真能狠下心来投入资金和精力则是衡量专业性实践的试金石。现在哈尔滨人都在期盼另外一部原创剧目的上演,那就是由波兰著名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导演、改编自鲁迅先生小说《铸剑》的同名戏剧。

接下来如何保持住专业化视野,政府的政策支持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哈尔滨大剧院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专业化旗帜扛到今天。我们相信哈尔滨大剧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demo.jpg

《英雄广场》剧照。

让经典音乐变得活泼有趣,让孩子在趣味中找到与音乐的亲近感

音乐美学教育从娃娃抓起

“乐团演奏加上卡通玩偶说故事、讲解音乐知识,这种演出形式生动活泼,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有时间还会带着孩子再来看这样的演出。”日前,在观看了哈尔滨音乐厅上演的亲子故事音乐会《哆来咪和大灰鸡》后,一位小朋友的父亲对记者说。

今年,哈尔滨陆续上演了一批面向儿童做音乐及艺术普及的演出。在哈尔滨音乐厅上演的亲子故事音乐会《哆来咪和大灰鸡》,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的英伦多媒体音乐故事会《钢琴解剖课》、加拿大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等,将音乐玩出“新花样”,不仅让哈尔滨的孩子拥有了自己的“专属音乐会”,同时,演出集合了艺术性、趣味性、互动性、观赏性,让小朋友在聆听音乐经典、涉猎音乐知识时可以“坐得住”。

趣味呈现让孩子与音乐更亲近

提到交响乐,很多人用“高大上”、“高冷”来形容,很多家长也担心孩子会听不懂。但专业人士说,如何让孩子听进去,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音乐尤为重要。儿童音乐会的创意设计团队也在不断摸索升级各种可以吸引孩子们的“花样”。例如,在亲子故事音乐会《哆来咪和大灰鸡》演出中,“哆来咪”和“大灰鸡”两个可爱的玩偶,将每件乐器在交响乐团中的作用讲解串联在故事情节中,乐团中的各种乐器还成了故事中轮番发声的“演员”。

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音乐会孩子们会喜欢吗?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很多小观众盛装出席,男孩着西装、打领结,女孩穿着公主裙、戴着漂亮的头饰,时而跟着音乐手舞足蹈,时而积极回答“哆来咪”和“大灰鸡”的提问。哈尔滨音乐厅演出部负责人邱露瑶告诉记者,《哆来咪和大灰鸡》是哈尔滨音乐厅首次专门为孩子们推出的亲子音乐品牌,今年在音乐厅共演出四场,该项目演出曲目出自经典古典音乐,并改编成适合儿童欣赏的旋律,满足哈尔滨家长对孩子音乐启蒙、艺术鉴赏的需求。

一位孩子父亲在演出后建议,希望稍微缩短演出时长,也可以搞乐器演出专场表演,这样孩子接受起来可能会更容易。最近哈尔滨就有一个以钢琴为主题的“趣味音乐课”,哈尔滨大剧院引入爱丁堡艺术节上的重要儿童艺术普及项目,英伦多媒体音乐故事会《钢琴解剖课》。《钢琴解剖课》由英国爵士钢琴家Wil l Pickvance自编自导自演。Wil l将会把钢琴盖全部拆掉,将钢琴比作水中生物,将琴键比作动物牙齿,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钢琴三百年的进化史;与此同时,还会从发型、脾气、作曲风格等方面调侃巴赫、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并将枯燥的乐理知识借助手绘动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互动环节锁住孩子关注的目光

观察国内外的很多儿童音乐项目可以发现,互动环节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例如,在加拿大互动亲子剧《你是演奏家》的演出中,孩子不仅是观众,还亲自动手参与体验打击乐。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指挥范焘表示,互动环节调节演出节奏,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孩子们“开小差”的频率。此外,有关专业人士建议,可以适当地在剧中加入一些小演员,这样会使得孩子们更有参与感,从而通过演出,更加具象地感知音乐的魅力。

邱露瑶介绍,《哆来咪和大灰鸡》系列音乐会的每一场演出都会确立明确的音乐主题,比如在“海顿、施特劳斯——音乐大师对决”中,借由“哆来咪”和“大灰鸡”为各自喜爱的音乐家争胜负的情节,以音乐为媒带领孩子们去了解音乐家不同的创作风格,再由小观众们为两位音乐家的作品现场打分,选出自己心中最爱的那一位。范焘告诉记者,《哆来咪和大灰鸡》的故事脚本也会根据社会流行话题进行更新,不同的主题为孩子们连续观看系列演出保持新鲜感。

相比北京、上海等城市,哈尔滨目前儿童音乐演出的量还不算大。对于此类儿童音乐普及演出,很多冰城人可能还不够了解,或者还不知道在哈尔滨有这样的演出,此类演出的市场还需逐步打开,引进精品演出是种很好的尝试。哈尔滨大剧院演出中心经理战薪羽表示,目前哈尔滨大剧院主要以《钢琴解剖课》试水,来观测哈尔滨的受众反响,如果反响尚可,必定将会持续引进同类型的儿童音乐普及项目。

如何吸引更多的家长孩子来观看儿童音乐普及类的演出?除了演出本身的精彩外,做好配套工作也很重要。范焘告诉记者,在北京音乐厅,演出前一小时,孩子们便可进入位于演出前厅的主题活动区,可以在那里进行猜谜游戏、手工制作等,同时北京音乐厅也为他们精心准备了印有“哆来咪”和“大灰鸡”卡通形象的音乐文创产品。除益智游戏外,范焘还强调,开场前的“音乐知识小课堂”也受到孩子与家长的欢迎,无论是向小朋友们介绍观剧礼仪,还是教他们跳舞,甚至是让他们参与乐器的演奏等,都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目前,哈尔滨音乐厅也尝试在《哆来咪和大灰鸡》演出前后,设计互动环节,与孩子们拉近距离。邱露瑶介绍说,比如,此前在音乐厅上演的“交响世界游乐园”开场前,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便在音乐厅一楼,为孩子们演奏,并讲解小提琴的构造、音色等乐理知识;演出结束后,两个卡通人物以及当天演出的指挥与孩子们合影留念。邱露瑶表示,由于哈尔滨音乐厅首次引进此类亲子故事音乐会,随之配套的运营也在逐步完善中。

demo.jpg

小观众与“哆来咪”和“大灰鸡”合影。王建昭本报记者董盈摄

打造本土儿童音乐任重道远

据了解,在哈尔滨音乐厅演出的《哆来咪和大灰鸡》,音乐部分由哈尔滨交响乐团来演奏。除了引进,哈尔滨可不可以打造自己的儿童音乐普及项目?邱露瑶表示,哈尔滨交响乐团也在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目前团里也在着手培养一批年轻的儿童音乐创作力量,经历外出学习后,他们的儿童音乐创作意识被激发,其中的优秀人才带头积极组建创作团队,相信打造属于哈尔滨本土的儿童音乐演出指日可待。打造儿童音乐产品,除了优秀的演奏团队外,还需诸多条件。战薪羽说,在《钢琴解剖课》中,与以往正襟危坐于钢琴前的演奏家不同,Wil l“一心三用”,边说故事、边弹琴、边演戏,演奏期间甚至会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可以发现,在一些儿童音乐演出中,演奏家可以说是变身演员,不仅演奏乐器,还会用肢体语言来演绎音乐、故事或者动画内容,这对“传统”演奏家是种挑战。

业内人士表示,亲和力、感染力、互动性是专业演员在儿童音乐演出中最重要的部分。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教师何洋认为,在儿童音乐演出过程中,表演者应注重通过音量、音色、速度等要素的对比、变化构建生动形象的“听觉世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并启发他们对音乐作品所展现内容、情节进行思考。不仅如此,曲目选择也需要下工夫。何洋认为,根据音乐艺术学科的教育规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许多所谓的“经典音乐”,尤其是长篇幅、大题材的作品,并不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相对而言,结构简单的、节奏活泼、略带有叙事性质的民歌、舞曲音乐更受欢迎,若能加入特色乐器的演奏配合、舞台道具、视觉效果、舞蹈动作等元素,收效会更好。

何洋看来,从儿童音乐创作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适合儿童欣赏的经典作品“创作技巧”,试图用音乐语言去模仿、描绘世间万物,从而触发孩子们的思维联想。在题材选择上,故事的内容定位要适合少年儿童,要善于运用他们日常感兴趣的话题为源头进行剧本创作。

战薪羽认为,目前哈尔滨的儿童音乐普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儿童音乐普及需要有持续性,依托哈尔滨目前已有的“哈夏”音乐会等音乐资源,进行儿童音乐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在“哈夏”音乐会中单独设立“儿童音乐节”板块,在其中展出儿童音乐产品,进行儿童音乐演出展演活动,或是邀请艺术教育专家进行儿童音乐普及系列专题讲座,让儿童音乐资源搭载音乐会的平台全面接触大众。

哈尔滨大剧院上演的经典剧目

demo.jpg

《伊格尔王》剧照。
demo.jpg

《战马》剧照。
demo.jpg

《图兰朵》剧照。

demo.jpg

歌唱家卡雷拉斯在演出中。

编辑 陆少平   责任编辑 赵宇清